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講古】花式溜冰的學前概念

練習

*平時的練當然是習最重要的,目前國內的水準,參加縣市等級分級賽,每個單人項目(例如:冰舞)一週的練習量至少要完整的兩個小時,才可能表現恰當,跨縣市級的要四小時,全國等級的約要六小時,因此如果想報名冰舞+花式+圖型,就是縣市級每週6HR/跨縣12HR/全國18HR以上的練習量。

**雙人或團體花式除了基本技巧外,著重在默契培養,一個人會做的動作,兩個人同步動作就會因速度不均而需要反覆練習。所以是以全員到齊的狀況才算一個單位時段。

圖型

*圖型對於體能要求不高,但它是花式溜冰發源的基礎,百年前的滑冰比賽就只比誰在地上畫的圖案新穎,接著比誰的圖案精準,之後才分支出旋轉跟音樂跟跳躍,屬於溜冰共通的語言,學得好的話,能提供其他項目諸多幫助。

**國內圖型的比賽競爭層級已經逐漸提高,評分已經從低級失誤的做錯號,做錯腳,轉錯方向,掉腳滑倒,搖晃離線,到目前全國盃的主流靠滑行姿勢/速度等細節來區分高下。適合個性細心,容易專注(也容易緊張)的選手。

***圖型比賽時很注重1.)壓韌三腳架的調整,所以有時橡皮老舊/扁掉也會更換,甚至專業的選手會準備兩雙鞋子來應付大小圈,以免操壞橡皮;2.)著重輪子與場地的匹配,輪子有PU跟塑膠兩種材質,性質不同,各有五種硬度,初級賽選手大約會準備兩種硬度交叉使用,而一個能出國奪牌的選手,教練拉一皮箱的輪子(10+組)跟在選手後面是正常現象;3.)整體而言圖型比賽是經驗跟穩定度的試煉,所以即使器材演進也不喜歡跟著變動,教練的圖型鞋就從國三穿到退休送人都是同一雙,里程數高與實戰經驗越豐富的相對優勢越大。

花式

*花式競賽對能力考驗是最全面的項目,需要體能/技巧/熟練度/穩定度/肢體美感/音樂性/個人特色,但相對溜得好的表演也是最吸引人的。

**花式比賽的特點1.) 對於訓練的縝密與規劃凌駕一切,一個好的教練可以規劃出安全,易學,與穩定的課程供訓練使用,比賽當中各種爆發性的甩/扭/衝/跳,都是平時拼命練習所累積出來的,訓練過程中萬一受傷就得不償失了。2.)目前評分系統仍是藝術跟著技術分,但一個跳兩圈滿場摔的選手,還是有可能輸給只跳一圈而完美演出的選手。3.) 比賽中對器材要求的比重較小,因為鞋子換再好,只要體力不支注定要跌倒,但器材的演進(重量/角度/硬度)跟訓練方式會不斷進化,平均每3年就會有更適合的器材跟搭配的訓練方法發展出來,用以提高技術層次或簡化學習障礙,所以比賽前較少換東西,爆胎才換耗材的人也不少,整體而言是隨著體力或技術進步搭配器材。

***國內比賽順序有檢定賽(大約半圈跳+雙足旋轉)/分級賽(大約一圈跳+單足立轉)/縣市賽(一圈半+蹲轉)/全國賽(兩圈跳+鴕轉)/全運/亞錦/世錦/亞運等。

****選手通常在賽前一個月更換所有耗材,在場地允許下不做更動,然後慢慢磨耗到用完或下次比賽前,有些國際選手的策略是選好一組可以暴力破解所有場地的輪子煞車組,但對於磨耗程度的要求比較嚴謹(高圈數起跳角度影響甚鉅),會定時檢查剎車與輪子的角度係數。

冰舞

*冰舞是最常被小看的項目,感覺不需要跳躍也不用旋轉,似乎很容易入門。但其實冰舞的訓練當中包含了音感與節拍的訓練,身段的訓練(部分會增加地板國標舞的課程),腳步與推韌的練習(各種舞步與速度),再加上編舞的創新與感召力,才能構成吸引人的表演。

**國內分級賽所使用的舞圖目前有兩個標準舞圖,還沒有自由舞,但國際賽事仍按照標準的規則走,包含指定舞步和自由創作,尤其自由創作是山寨不來的,因此編曲與練習所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其實不亞於基本型或花式的訓練。

***比賽時冰舞也有專用的鞋款與底座,基本上會使用黏度較高但續滑力好的輪子,也有選手在指定步法時使用與基本型相同的鞋款(沒剎車的圖型鞋)搭配較黏的輪子,自由舞步時使用短剎車的冰舞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